参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究和开发的两位中科院专家17日在深圳表示,目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0米左右的服务精度已达到GPS的水平,经过地基增强系统建设,北斗的服务精度将超过GPS,外界关注的北斗芯片价格过高的问题,预计短期内将会有大幅的下降。
正在此间举行的高交会上,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应用备受关注,据悉,随着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卫星的成功发射,北斗系统区域组网工作业已完成,已具备对中国及周边地区信号覆盖与持续服务能力,北斗系统应用产业化时代业已来临。
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17日介绍,经过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,北斗系统的服务精度将超过GPS。由于北斗是最新研发的卫星,很多云技术可以进行应用,因此在提供的服务内容更会更多,比如新开发的车载北斗导航系统,就可以通过三维技术,实时展现驾车时周围的各种环境,提供的服务更多、精度更准确、信息更及时。
据悉,车载北斗导航芯片的研发和生产已取得突破,具备在汽车信息服务领域应用推广的条件;随着时空平台、手持芯片、泛在技术、操作系统等问题的解决,北斗系统将规模化应用于移动通信、个人位置服务、公共事务管理等领域。有数据称,2015年中国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,2020年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。
目前北斗系统的芯片价格依然较高,是目前中国市场上GPS应用芯片价格的几倍,被视为制约北斗导航系统大规模应用的瓶颈,曾参与北斗研发的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表示,目前中国已有数十家企业正在推出北斗芯片产品,他预计一年左右时间内,北斗芯片价格就将降到和GPS芯片差不多的水平。
叶甜春称,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要让市场更好地接受,仍需要有更多价格合理、功能多样、可以兼容其他系统的应用产品。